10月29日,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绿色沙龙—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座谈会在京召开。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张波主持座谈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曲久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等专家和相关部门、单位代表出席座谈会。公司总经理彭增亮受邀出席会议并参与交流讨论。
本次座谈会是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继“城市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之后举办的第二场绿色沙龙活动。与会专家和代表们围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对于落实中央“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战略部署、缓解北方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水生态健康、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需求的重大意义,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面临的跨区域环境管理、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张波指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对于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降低碳排放、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周边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王浩认为,再生水循环利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意义重大。曲久辉院士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提出建议:一是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特征设定再生水循环利用的生态目标;二是因地制宜合理设定水质目标,并且在储存、循环、使用过程中保持水质稳定;三是要建立可持续、可推广的运行机制,包括价格、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
座谈会上,彭增亮与参会各方分享了再生水循环利用的“永定河模式”。他指出,再生水作为永定河流域的重要生态水源,已经纳入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体系。永定河投资公司从流域尺度,持续开展再生水循环利用的探索和实践,将北京小红门再生水厂的“再生水厂+人工湿地净化”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官厅水库周边水系入库“湿地群”模式,向流域上下游推广应用,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当前再生水利用的共性问题,彭增亮从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推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升级、科技赋能净化湿地稳定运行、构建合理的再生水资源价格体系等层面提出建议,表示将继续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手发力”,为探索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有效路径贡献“永定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