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同有机旱作杂粮科研试验基地获大同市云州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及“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称号并挂牌。


近年来,大同有机旱作杂粮科研试验基地与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团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编制发布了Q/YDHYG-2022《“永定三生”有机高寒杂粮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及Q/YDHLG-2022《“永定三生”绿色高寒杂粮栽培规程》两项旱作杂粮栽培技术标准;在《山西农经》发布了《“校院企地”协作的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探索》等4篇论文。截至目前,已推广应用370亩,亩产量提升10%左右,亩增收300—500元。为实现保粮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
基地自成立以来,配备了完善的科研、生活设施,具备较好的科研团队及学生实训条件。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陆续派驻了由博士后带队,硕博研究生、本科学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基地进行作物营养强化、地力提升、精量播种技术、谷子不同株行配置对联合收获质量的影响等8个方面的有机旱作科研试验课题。学生团队科研实训效果显著,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发布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