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永定河流域公司紧紧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引领,锚定“两个高质量”总目标,深化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年”,将主题教育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力开展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各方面工作,经济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基础,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高位部署,对接合作,强化平台纽带功能
深化顶层设计,不断强化纽带功能,永定河综合治理是国家顶层设计推动实施的重大工程,打造新时期流域治理的永定河样本,开拓创新,示范引领,是公司使命所系,责任所在。从部省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并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2023年工作要点》、水利部印发《加快推进永定河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工作方案》,到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全线调研永定河流域治理管理工作,王道席副部长调研永定河水量调度与生态补水工作,都更加明确了公司的平台纽带功能定位,进一步强化了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优势,传递了新阶段国家推进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将永定河打造成为全国流域治理管理标杆的决心,也为公司赓续发展明确了方位。积极促进交流,在更宽领域开展合作,打造永定河保护特色品牌,联合流域六地开展“关爱河流、保护永定河”活动,组织公司成立五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大美永定”摄影作品征集和展示;发挥永定河文旅联盟平台作用,组织举办首届“永定河杯”非遗+文创大赛,开展流域智库专家非遗文化研究,联合举办首届世界首都母亲河文化论坛;加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接待国内外来访交流团组共计60余次、600余人次;举办承办参加中国水博览会暨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论坛6次;在新华社、央视等央地媒体平台推出报道110余篇。

“关爱河流 保护永定河”活动

2023首届世界首都母亲河文化论坛
高质高效,开拓创新,持续推进流域建设
推进生态建设,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年全线有水工作成效明显,公司配合海委完善《永定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官厅下游水费分摊方案》,推动生态补水法治化、科学化、常态化,截至6月底,累计补水超6亿立方米,全线有水累计181天,全线流动累计87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安全进度总体可控,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农业节水管理成效显著,怀来洋河二灌区入选水利部首批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名单,在大同云州区等地完成1.1万亩土地流转,实现亩均节水200立方米,数字孪生建设有序推进,预计8月底具备试运行条件。针对流域发展需求,强化科技机制创新,针对公司重大业务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立项《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功能关键问题研究》、《面向永定河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的生态评估体系构建》两个课题;借鉴相关高校产学研政成果转化机制,探索永定河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推动政策理论研究与应用、项目、人才培养协同推进;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围绕流域地下水修复、地下水监测、清洁能源开发、地质文旅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与清华大学秀钟书院达成合作意向,强化流域综合治理科研、人才、品牌支撑。

永定河于“世界水日”当天再次全线通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校长一行赴公司交流座谈
安全生产,精益运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统筹安全与发展,公司夯实发展基础,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两主三辅”产业发展格局日渐成型;提升专业本领和经营水平,“三个经营”逐渐走实,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累计营收超1.5亿元;保障发展安全,统筹构建完善“大安全”管理体系、“大监督”体系、“大合规”管理体系,部署开展12项重点排查整治工作,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00余项,确保安全生产“三零”目标,组织开展“审计监督全覆盖”活动,突出问题整改到位率超90%,对公司所属21家分子公司进行了合规管理自查和检查工作,检查发现共性合规风险问题160余项已基本完成整改。稳步优化企业管理,市场化投资项目多点开花,产业项目新签投资合同额完成年度目标的67.7%,收购泓安供水公司35%股权,组建工作专班推动石湖水库、官厅水库等抽水蓄能项目纳规,与门头沟区政府共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组建专班提级推进京西古道沉浸式文旅小镇项目,推动流域首个水上运动经营项目(门城湖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基地项目)落地实施,公司首只自主管理基金(北京永定绿色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完成备案,并加快开展对外投资运作,天津东丽郊野公园、怀来湿地公园通过政府绩效考核,达到政府付费条件,确保营收实现;探索绿色发展路径,完成首笔水电国际绿证交易,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永定河力量。

公司召开安全生产、火灾隐患和防汛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部署会

首笔水电国际绿证交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