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四夜的坚守——永定河流域公司下苇甸水电站、落坡岭大坝防汛纪实
发布时间:
2023-08-03
来源:
党群工作部/北京运营公司

 受超强台风“杜苏芮”减弱低压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强降水从7月29日开始,直至8月1日,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降雨量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总量达42.83亿立方米。门头沟地区更是暴雨成灾,水库大坝工程极易出险,潜伏巨大风险。按照北京市水务局调度安排,永定河流域公司所属永定河山峡段下苇甸水电站、落坡岭大坝在强降雨期间适时组织溢洪道开闸出库泄流,与三家店拦河闸、小清河分洪闸、卢沟桥拦河闸共同担负起防汛任务。

汛情就是命令,他们闻令而动,听令景从

 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市水务局升级发布防洪排涝Ⅰ级应急响应。从29日公司启动洪水防御Ⅰ级响应至31日上午,下苇甸水电站一切运行正常。期间,值班人员认真记录着流量信息和发电信息,同时还主动与属地乡政府积极对接,了解水流信息,随时做好防汛应对工作。受连续极端强降雨影响,门头沟区河湖水位暴涨、诱发山洪,迅猛的洪水冲出河道,逐渐漫进下苇甸水电站厂房,站长周俊杰临危不乱,作为一名在水电站工作30余年的老人,他当机立断,一边全力稳定职工情绪,一边迅速对站内人员进行分工部署,“你去断电,你们三个去推水,你们几个赶紧收拾东西往楼上搬,剩下的人跟我一起去搬沙袋,堵厂门!”大家按照分工闻令而动,从他们身上,丝毫看不到洪水带给的慌乱;当洪水迅速上涨,已非人力所抗,在周俊杰的带领下,站内全体职工迅速带着电站运行记录、发电数据等重要资料及生活物资转移到厂房三层。“虽然很心疼,但是在国家财产和集体利益面前,已经没时间考虑个人得失了”,所有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以后,几名职工望着厂区内自己被洪水淹没的车辆说道。

雨情严重,洪水肆虐,7月31日,门头沟区内道路断交严重,北京运营公司鉴于班车无法接送职工正常交接班的实际,及时通知电站职工延迟交接班。但是,高星月和白静(女)这一次却“违反”了规定,“雨下这么大,电站随时都有危险,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体现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没有班车,咱们就坐890路公交车上去”。看到前来接班的二人,刚下夜班的成向阳和陈曦丝毫没有犹豫,主动要求留下来,与大家一起保障电站安全。

 7月31日11时许,水电站通讯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经反复尝试与外界联系无果后,8月1日10时许,周俊杰带着几名党员和老职工集体商议,决定由对周边环境比较熟悉的刘振华带领4人结伴步行外出寻求支援,周俊杰则带领剩余人员继续留守电站。顺着109国道出来,刘振华一行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野溪,遇到了公司前来救援接应的车辆。

 13时50分左右,5人安全到达北京运营公司。

逆行就是前行,他们主动请缨,排除万难

 7月31日10时30分,落坡岭大坝断联。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部署,要求尽最大努力与大坝人员取得联系,全力确保大坝职工生命安全。此后,公司总部及北京运营公司经过多次尝试,均未与大坝取得联系。

 8月1日,公司与下苇甸水电站取得联系,当即决定将被困电站人员接到安全区域,然而,周俊杰却始终放心不下还处于失联状态的落坡岭大坝上值守的同事们。“公司上下都在担心大坝人员的安危,那里的地形我最熟悉,还是我去吧!”18时许,周俊杰带领抢险队队员王爽,挂着安全绳、背着卫星电话,冒雨徒步从丰沙线铁道前往落坡岭大坝。不知前路几多险阻,二人沿着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前行,无法预测路途中断桥有几处,积水有多深,隧道有多长,迈出的步伐义无反顾。“我有经验我先走”,面对被洪水冲断的道路,56岁的周俊杰一马当先,手扒脚踩着路旁的防护铁索,像当年红军横渡铁索桥一般通过受阻道路;“我年轻我先上”,当遇到泥石流,为了不陷进泥土,王爽手脚并用,攀爬前行。“这里不通走那里”,在沿着铁道行进时,遇到隧洞口塌方,他们就攀爬到另一条铁道继续前行。

 “同事的安危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从下苇甸水电站到落坡岭大坝12公里的山路,平时也就一刻钟车程,然而他们摸黑在泥泞不堪的道路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看到地上有脚印,周俊杰心想,他们一定都在,便用手电不停地晃。“终于等到你们了,大坝还在,我们都在”,在见到周俊杰时,落坡岭大坝上的职工们激动说道。

 短暂的喜悦过后,周俊杰并没有忘记,此刻公司上下仍在牵挂着大坝人员的安危,了解完大坝情况以后,他立刻用卫星电话第一时间向公司报告了大坝全体人员平安的喜讯。

岗位就是战位,他们奋力坚守,确保安全

 为确保防汛防洪预警期间落坡岭大坝安全,7月29日一早,北京运营公司水电分公司经理李冬生就赶到大坝带班值守。随着降雨的强度持续和区域的重复叠加,30日,水库水位上涨了2.24米;31日8时,受上游区间来水快速影响,落坡岭水库入库水量激增,水位达到201.80米,超出汛限水位1.20米。针对超汛限水位情况,李冬生迅速研判,果断开启全部12孔闸门,并根据下苇甸水电站的调度实时调整闸门高度进行泄洪。

 11时许,伴随着一声巨响,山体发生滑坡,冲断电线杆,大坝瞬间断电。为保障大坝安全,李冬生立即带领职工前往发电机房启动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然而发电机房门被山体滑坡的落石砸坏,洪水夹杂雨水顺势灌进了机房。全体人员迅速拿起水盆,一人接着一人、一盆接着一盆往外舀,机房内的水越来越深,发电机的柴油也开始外溢,为了保证安全,以及后续清理机房的便利,李冬生急中生智顺手拿起水管插入水中用嘴猛吸一口排除油污,然而室内水位持续升高,无奈之下,李冬生只能带领大家放弃发电。

 洪水并没有因为大坝失去电力而有丝毫减弱,反而越发汹涌,水面还漂浮着从上游冲下的厢式货车、粗壮树干等众多杂物,水位越来越高,一旦淹没堤顶,后果不堪设想。“没有电力,咱们还有人力!”李冬生带着大家甩开膀子、咬紧牙关,一点一点手动硬是将闸门提升至安全高度。“第二天我们的胳膊还是酸的”,回忆起这次经历,李冬生说道。

 “这么大的洪水谁也没有遇到过,公司领导肯定比我们还着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守好自己的岗位,保障大坝的安全,保证泄洪的安全,保证自己的安全,不添麻烦”。在对外失去联系的30多小时中,面对落坡岭大坝断水断电,艰苦的生活条件,全体人员没有一丝松懈,始终心系大坝安危,李冬生在做好人员思想工作的同时,组织党员带头分班轮流值守,观测泄洪情况,巡查大坝安全,清理漂浮杂物。困了、累了,5个人就轮流在潮湿的床上躺会儿,饿了、渴了,就嚼口方便面,喝口矿泉水,衣服也是湿了干,干了又湿,就这样一直坚守到8月1日晚,周俊杰带着抢险队员从下苇甸水电站冒雨来到落坡岭大坝,利用卫星电话向公司报告了人员安全的信息。

 8月2日一早,天刚亮,周俊杰和李冬生便带着落坡岭大坝职工起身返回下苇甸水电站,在路过被洪水冲断的道路时,发现来时攀爬的防护铁索已被冲垮,又恰巧遇到十余名从山里往外走的群众,于是,大坝复转军人职工赵杨和辛杰等人把安全绳一头系在路旁的树上,一头系在手上,与群众手拉手,一起通过受阻道路,并将安全绳留在树上,方便后来的人使用。“又能为人民服务了!这个八一,特别有意义”,赵杨和辛杰骄傲说道。

 8月2日15时30分,经过不懈努力,永定河流域公司所属下苇甸水电站和落坡岭大坝的14名职工安全返回北京运营公司,一场五天四夜惊心动魄的坚守谱写了永定河流域公司的防汛赞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