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下苇甸水电站安全培训员,辛杰,落坡岭大坝值班员,他们是共产党员,也都是复转军人。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他们前后不约而同到达条件最为艰苦、最具危险性的落坡岭大坝值班值守。31日上午11时左右,大坝上游来水量突然增大,按照指令他们迅速启动开启闸门按钮,开闸泄洪。但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水库边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冲断了电线杆,大坝瞬间断了电,闸门启动中断。他们火速前往备用柴油发电机房,准备启用备用发电机组。可是,危险又一次降临,机房后面山体突发泥石流,一大块落石砸开了机房的后门,瞬间大雨灌进到机房,他们就迅速拿起盆,一盆一盆往外舀,由于雨太大太急,机房的水越来越深,为保障发电机和人员安全,启用备用发电机组的方案被迫中断。

图为赵杨在保养设备

图为辛杰在手动摇起闸门
“我们军人什么困难没有见过,什么苦没有吃过,为了大坝的安全,走!我们手动摇起闸门”赵杨他们迅速投入到手摇闸门的工作中。赵杨熟悉大坝设备,迅速一个闸门一个闸门打开抱闸,然后大家一人一组或两人一组立即投入到手摇闸门中。虽然有机械助力,但要把五吨多重的闸门手动提高1.8米,还是需要费很大力气。为保证大坝安全,需要和洪水抢时间,一起值守的7人谁也没有喊累,谁也没有一声怨言。当时天还在下着瓢泼大雨,大家为了手摇方便干脆把雨衣脱了,任由大雨淋湿全身。经过约1个小时不间断的努力,12个闸门全部打开,其中10个闸门达到了1.8米高度,达到了泄洪要求,也避免了上游漂浮物撞击大坝、闸门,形成新的安全隐患。
由于电力中断、道路冲垮、通讯失联,在与外界失联的30多小时里,他们两人并没有绝望,而是相互鼓励,发扬军人幽默风趣的特长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还能在欢快的环境中度过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时光,让大家暂时忘记恐惧、不安和担忧。上游洪峰来袭前,他们积极转移坝上重要物资至安全地带。洪水稍微下降、雨势稍微小一些,他们就上坝巡逻,查看坝体安全、记录泄洪数据、清理水面漂浮物。1号上午,他们两人冒着上游再次有洪峰来袭的风险,主动到大坝上的值班室坚守岗位,及时掌握大坝情况和水文数据。
1号晚上8时许,公司救援人员赶到,带来了卫星电话让每个人给家里亲人报个平安。“妈,我现在大坝上值班,挺安全的,你放心吧”说着赵杨的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什么?你什么时候上的大坝?”原来,赵杨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担心,瞒着母亲到大坝上来值班值守。
2号早上,组织被困人员从大坝上撤离,在路过一段被山洪冲断的道路时,赵杨和辛杰等人为保障撤离人员和其他过往群众安全,把携带的安全绳一头系在路旁的树上,一头系在自己身上,与群众手挽着手,一起通过受阻道路。看到后面又有需过路的群众,他们俩人又返回去接后面的群众。
“这个八一,过得很有意义”,赵杨和辛杰骄傲地说道。他们虽是公司退役军人中普通的一名职工,但在此次抗洪救灾中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虽然在部队多次参加抗洪抢险救灾,但这一次是经历时间最长、最惊心动魄的一次,30多个小时就没时间想过害怕,对自己的人生更是一次历练”赵杨下坝后感慨说道。虽然战地换了,但他们身上没有变的是军人的本色。牢记初心、忠于职守、不畏艰险,是他们永远不变的品质,也是每一位永定河人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