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永定河文化,讲好“永定河故事”,推动流域沿线文化遗产活起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永定河流域公司积极配合涿州市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对金门闸遗址进行保护修缮,改善遗址周边环境,让古老的水工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金门闸位于涿州北蔡村北永定河右岸,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南北长100.6米。乾隆三年(1738年),当地将金门闸改建为减水石坝,分减永定河洪水。宣统元年(1909年),金门闸进行重大革新,复建石闸,辟闸空十五道,各设闸板,启闭由人,控制自如。金门闸修缮改建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我国清代建筑水利工程技术、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进步,是我国古代涵闸建设史上的一个成功典范。目前金门闸主体基本完好。2006年5月,金门闸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今年4月19日,金门闸正式对游人开放。
金门闸遗址虽年代久远但古韵犹存,其宏伟之气势、建造之精良,足以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古老的金门闸焕发新颜,正张开双臂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