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示范 | 卢梁项目副经理陈建华:马不停蹄保进度
发布时间:
2024-12-05
来源:
北京分公司

典型示范 | 卢梁项目副经理陈建华:马不停蹄保进度陈建华(左一)在项目现场检查工作

陈建华,男,党员,永定河卢梁段综合提升工程、长兴水源净化工程项目副经理。



与陈建华约了好几次采访时间,但每次都因为“要与区里对接”“要到镇里开会”“要去现场踏勘”没能成行,终于有一次在卢梁二标项目现场,记者“逮”住了他。

“卢沟桥拦河闸以下到大兴区的梁各庄村,就是我们常说的永定河卢梁段,这一段长60.7公里,工程分为5个标段,涉及大兴、丰台、房山3个区,6个镇、1个街道,近50个村。”谈到项目情况,陈建华如数家珍。作为项目副经理,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和这些单位打交道。

项目建设伊始,上级决定把卢梁项目赵村险工段作为两个典型试验段之一,在春节后先行开工。此时已是腊月二十八,加上春节假期,留给项目部跑手续的时间不到半个月。时间不等人,面对灾后重建前期工作的非常规性,陈建华抓住协调推进空间腾退这个关键难点,与市(区)园林、规自、水务等部门展开高频次对接。春节假期,他和同事们备资料、做函件,春节一过,他就开始登门汇报,跑手续,去现场,联合踏勘。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赵村险工段典型试验段空间腾退问题终于得以解决。2月20日(正月十一)上午,十几台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卢梁段综合提升工程赵村险工试验段顺利开工建设。陈建华和他的同事们首战告捷。

卢梁项目在北京灾后重建工程中投资金额最大,参建单位最多,涉及险工段最多,建设地下防冲墙距离最长,信息数据更是海量,内业工作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面对从不同单位和不同专业借调过来的同事,陈建华在项目部内部开展业务培训,不厌其烦地帮带大家,对各类数据和出口严格把关,不允许出现一丁点儿差错。

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几乎每个白天,陈建华都要外出与各部门各单位沟通对接,有时为了核实一个数据,他要一次次地到现场踏勘,为了确定文件里的一个词一句话,他要与相关单位沟通数十次。常常走完一个工段,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点位。用同事们的话说,“他每天都是按分钟过的”。

夜幕降临,奔波一天的陈建华回到办公室,又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内业,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这个数据再核对下,千万别出错。”

“这个前期手续还差一份支撑材料,咱们得研究一下。”

“对了,明天出去对接的材料,也要提前准备好”......

在项目推进最紧张的时候,夜以继日成了他的工作常态。无数个夜晚,当城市沉入梦乡,他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整理资料,核对数据,研究方案,他在寂静的夜里与时间赛跑。

灾后重建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连轴转成了常态。孩子生病住院,他只能在工作间隙通过电话安慰。爱人告诉他,“家里有我,你放心吧。”

“他这个人不但踏实、认真,关键是还有一股拼劲儿”,每次谈到陈建华,身边的同事都会树起大拇指。面对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陈建华坚定地说,“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作为党员和项目副职,就应该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用精心细心让党组织放心”。

卢梁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陈建华带领同事们协调攻克了上百个难题,项目建设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项目标准化建设、样板工地等工作走在前列,圆满接待了几十次重要调研活动,受到了市有关部门、公司和参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个通知开会的电话,打断了记者的采访。陈建华又急匆匆地赶往下一个点。

阳光照耀,他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