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23-01-17
来源:
规划计划部

1月17日,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召开。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户作亮致辞,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国升出席会议,总经理彭增亮主持会议。大会旨在对国内流域治理机制创新进行总结提升,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提升科技创新对永定河综合治理和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作用。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户作亮在致辞中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必须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核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和引领能力,抓住重点、打通堵点、突破难点,实现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新突破,努力开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助力河湖生态系统全面复苏,让永定河真正成为水清岸绿、健康宜居的“幸福河”。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曲久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北京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廖日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发表了主旨演讲。

曲久辉院士围绕“五水融通永定河流域构建”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生态是治水之纲,文明为上善之道,永定河流域应围绕“五水融能,生态为纲”,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五个方面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示范。他提出“五维协同、生态为基、立足长远、统筹推进”的整体路线,从保生态需水(质与量共保)、知生态质量(开展生态评价)、抓生态修复(坚持生态优先)、育生态健康(治保养并举)、促生态完整(理想生态目标)五个路径构建永定河绿色流域,为永定河流域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王焰新院士围绕“地下水与流域生态修复”进行了介绍,从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作用,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地下水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措施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地下水回补对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带来的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并为永定河流域如何恢复地下水提出了确定地下水位的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的“双阈值”、构建基于安全水位的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双阈值”约束下的水资源综合调控、部署开展流域地下水质调查与修复工作等建议。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王浩院士围绕“京津冀水资源安全及水网建设”进行系统介绍,他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高度,从海河流域层面对水资源过去60年的衰减进行了归因解析,对流域未来30年水资源演变进行了预测。系统介绍了京津冀水系统健康调控方案和构建“三线、七河、四区、八源”的京津冀自然—社会一体化复合水网总体格局。根据近些年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效,提出了保护流域径流性水资源、加强山丘区农业节水、完善流域生态水网工程体系、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发等建议,为永定河流域的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水能资源开发、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路径。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王茤祥围绕“构建企业创新体系、加速科技创新”进行了主旨报告,对科技创新的趋势和企业创新的定位与选择做了介绍。他指出,组织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既是主建力量,也是主战力量。要立足需求,明确目标,围绕特定产品持续深化、做精;围绕产业技术前后深入、做强;围绕核心技术多向拓展、做大;围绕特定场景系统布局、做开,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向。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廖日红以“水生态保护修复的北京探索实践”为主题进行了报告,系统介绍了北京市连续实施的三个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详细总结了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夯实已有的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工作基础、发挥《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等规划引领作用、强化政策扶持机制保障力度、构建监测保障体系、突出科技支撑作用和积极探索创新机制的6大实施路径。分享了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修复所取得的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向好、河湖水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河湖生境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市域范围五大流域河湖生态持续复苏四大显著成效,为流域水生态修复系统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庞军就“践行“两山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详细解读,提出生态产品根据其公共性和经营性分类,可以通过政府和市场主导的路径实现价值。并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推进自然资源及生态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完善财政投入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重点工作方向。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在专题研讨环节,大会围绕“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功能”,邀请海委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王立明、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分院院长王萍、北京市水科院副院长孟庆义、中交生态环保设计院(天津)副总工黄佳音,从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地的功能定位、总体思路、供水能力分析、内源污染影响、清除及资源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为公司推动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地功能这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及技术支撑。

会上,公司总工程师万超发布了永定河科技创新报告,梳理公司成立五年来的科技创新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思路和建议。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大会同时发布了2022年度科技创新奖名单,农业节水机制创新、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8项内容获奖。

首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孙国升在大会总结时指出,永定河既是历史之河,也是时代之河,科技创新工作之于永定河非常重要,先进理念、社会实践、团队发展、样本打造都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对于科技创新有迫切需求,要回答好现实之问和历史之问、效率之问和质量之问、河流复苏健康之问和生态美好之问。他提出“四条路径”,一是开发借力合作学习,二是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寻求打造流域创新链,四是建立科技管理支撑体系,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关新闻